1)第510章 国库为何这么空?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10章国库为何这么空?

  苏宸听韩熙载说的可怜巴巴,对南唐目前的国库,还剩余多少,表示好奇。

  “韩叔叔,咱们唐国一直以来都很富足,怎么突然国库空虚了厉害?”苏宸故作不懂,虚心求教的样子。

  这是国家机密,但韩熙载没有把苏宸当外人,而且,这种国库根基之事,早点说给苏宸,让他有个实际了解,觉得会对他成长有帮助。

  所以,韩熙载仔细解释道:“唐国继承了杨吴政权二十年积累的国库,的确充盈,开国烈祖李昪又推行保守的国策,不兴战争,劝课农桑,轻徭薄赋,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当时国库的确很殷实,不过,先皇在世时,唐国对钱越、荆楚都发动了几次战争,大多失败告终,消耗巨大国力,尤其是跟宋国江北之战,丢了半壁江山,伤了根基,国库直接就被挖空了。”

  苏宸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唐国由富转衰,跟那几次战争有直接关系,伤了国运,影响深远。

  “不能想办法补充国库吗?”

  “哎,谈何容易!”韩熙载叹息一声,他做过户部侍郎,所以,对这些方面知根知底,继续解释说:“国库呈断崖式下跌,无法调整回来,主要跟三个方面有关。”

  “一是当初淮南的大小盐场,由朝廷把控,设盐城监,不允许私人贩盐,唐国境内的百姓食用盐,都需要向朝廷购买,收入巨大。哪怕后来允许了部分为朝廷做过贡献的豪族可以代售官盐,但盐税也很高,这是国库填补的主要来源之一。”

  苏宸微微点头,这个他知道,在史学资料和论文中都看到过。

  淮南的扬州和楚州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盐业产地,扬州以江都、海陵最为著名。楚州以盐城、涟水产量最大。尤其是扬州,地处南北通衢,自古盐商巨富云集,为全国盐业的集散中心,在唐代便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韩熙载看着苏宸,目光变得有些沉重,深深叹息一口气后,又说道:“其实,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我唐国每年都在向宋国进贡,不断掏空原本就不富足的国库。”

  苏宸有点好奇问:“为何入贡这么勤,一年竟然两三次?”

  “数目很多吗?”苏宸八卦问道。

  的确,这都是无解的,大环境已经不允许了,南唐想要充盈国库,缺失了根本的生产力和贸易,光靠从百姓身上搜刮,非长远之计,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说完这些,韩熙载自己都露出一份鄙夷和讥笑,显然,他对这种卑躬屈膝、资敌做法也不认可,奈何,他当世因为劝谏,还丢了官职,被迫离开权力中枢。

  “后来呢?”苏宸很想了解清楚。

  苏宸听完这三个因素,也变得沉默下来。

  “其三,就是唐国几年前损失了淮南的土地,疆土面积和人口只剩下一半了,国库收入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