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5章 秋闱余波_醉吟江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5章秋闱余波

  放榜过后,关于苏宸答卷上的内容,不断被传开,一首《卜算子-咏梅》的词,在许多青楼瓦肆被清倌人们弹唱出来。

  到处都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歌声,大街小巷,画舫楼阁,都飘出这首词句。

  与此同时,关于礼部侍郎徐铉大人与一些考官在贡院判卷时,下赌注关于此糊名卷是否苏宸的卷子,也引发热议,被添油加醋好几个版本,更加有助于苏宸得解元的传播速度。

  一时间,整个润州城的读书人,无不讨论着苏宸的诗词和文章,算是佩服至极了。

  据传徐铉事后给出极高评价:“这首词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除了词之外,那篇《岳阳楼记》更是不得了,让人见识到了苏宸写文章的实力。

  文中有些句子更是被不断传颂,府学士子,私塾学童,有事没事喜欢背上几句: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城内的读书人,谁若不知这几句,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聊天了。

  苏宸摇头苦笑,对着孟玄钰说道:“盛世兴文,乱世兴武,我这一手写诗词文章的才能,放在太平盛世还行,但是在目前南北乱世局面,其实用处并不大。”

  孟玄钰沉默下来,也明白他的话意,如今荆楚、蜀国、唐国、吴越、南汉、北汉等小国,都在受到宋国的威胁,很快就要被灭亡。

  外面的风评,他并没有收到过多影响,沉下心来,安心做自己的是!

  孟玄钰在放榜后,也到苏府登门祝贺,对这一词一文表示推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真好啊!”

  ………

  苏宸知道这一行,无论如何是逃不过去了,叹息道:“那好!就待中秋过后,八月二十出发吧。”

  孟玄钰拱手,保持敬重道:“有劳苏公子费心了。”

  但自从苏宸出现之后,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写的那些词,似乎跟苏宸的词比起来,还差上不少。

  澄心堂内,还有几个重臣陪同着,本来在讨论一些军政大事,却被送来的试卷内容打断了。

  一直以来,李煜都觉得自己的才学,不亚于任何唐国的状元,甚至文学素养、诗词水平都是佼佼者,因此,他好文,而且在诗词歌赋上颇有自负。

  这般才情,可堪为江左第一啊!

  已经不是目前几届考生所能比的了,而是放眼天下,百年之内,谁能一个人就写出这么多好词和文章,每一首都是流传之作。

  但作为当事人,苏宸并没有出去显摆,而是留在家中,忙着写《梁祝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