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0章 太子爷未雨绸缪,实在高明_风流皇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魏南的话。

  叶洵又摆了摆手,苏瑾再次从包中掏出一摞纸,随后给每个人分发下去。

  魏南看着风轻云淡的叶洵都懵了。

  看来太子爷心中早就有了想法,而且有了胸有成竹的想法。

  柳东川一众官吏亦是一脸敬佩的望着叶洵。

  他们实在想不通,太子爷究竟哪里来到这些想法呢?

  随后吟诵千古诗篇也就罢了,赋役制度也能随口吟诵?

  不过,叶洵还真的可以。

  均田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等等,叶洵确实有很多理论基础。

  青苗法也是叶洵找出来最符合大夏体制的。

  原因无他,许是叶澜天上辈子积了大德,夺得了皇位不说,贞武年间还没有太大规模的天灾。

  这就令大夏存粮是非常富足的。

  叶洵运用青苗法,帮助百姓渡过青黄不接的缺粮困境,能避免地主对百姓的盘剥,最关键的是可以将府库中的陈粮慢慢换成新粮。

  魏征,柳东川几人拿起纸张缝钉的小册子,《摊丁入亩》。

  苏瑾发完后,坐在叶洵身旁,有点怀疑人生。

  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的才华,他感觉自己是一个能力强且有远大抱负的俊杰。

  但他自从跟随叶洵以来,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因为太子爷需要他参考的东西并不多,自从为太子爷夜观天象,草船借箭,火烧湘江后,苏瑾感觉自己展示能力的时刻来了。

  没想到那是自己的巅峰。

  再之后,他好像沦为了打杂的。

  叶洵谱写《青苗法》和《摊丁入亩》时,他就在一旁。

  苏瑾想着他对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也是非常懂的,可以给太子爷指点一二。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他感觉他对土地法的认知,在驸马爷那连皮毛都不算。

  一个太子,怎么会对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了解的这么通透。

  古往今来,苏瑾就没听说过,皇子,太子,皇帝亲自制定赋役制度的。

  他好像比农户更了解农户,比地主更了解地主。

  甚至是太子爷想出来的盘剥和贪污手段,都要领先这些地主和官吏不知道多少年。

  苏瑾不禁再想,太子爷若是一位暴君,大夏该怎么办?

  太子爷曾告诉他,直接从百姓手中拿钱的贪污方式是最低级。

  从朝廷拿钱,为百姓办事,捞取一定的好处,那才是最高明的。

  政绩有了,名声有了,钱有了,说不定还能高升。

  苏瑾听后,简直颠覆了他的三观,原来盘剥和贪污是一门手艺,技术很高的手艺。

  谁特么的要是在太子爷面前耍把戏,那真是找死。

  魏南几人看着。

  叶洵啖了口茶,解释着:“摊丁入亩就是要废除,地、户、丁等赋役的混乱,废除人头税,全部由田税代替,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

  “此举,有利于贫民生存,而且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