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85章 回国与情势_花开美利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史上,在日本,其制造业就业比重的最高值是27%——就是今年——而到1994年则下降到23%。

  不过好像因为凯瑟琳的介入,对方的去工业化的脚步已经开始加快了,任天堂在最新推出的一款掌机被凯瑟琳的nimbus秒杀了之后,就转型为了游戏制造商,而索尼这个未来的巨头,这时候也是一蹶不振。

  再加之石油危机被提前了,日本虽然因为赤军的影响而得到了不同于其他西方国家的待遇,但实际上还是受创了,所以这个时候,日本的去工业化的脚步便被加快了。

  而历史上的欧洲则更惨,制造业就业比例的最高值是30%,到1994年则迅速地下降到20%。而到了21世纪,更是下降到了16%以下。

  不过法国的五月风暴似乎比历史上闹腾得更厉害了一些,对法国和欧洲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破坏,甚至还一度影响到了东欧——因为五月风暴的那些人也看透了他们东面的邻居的嘴脸。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老欧洲的企业也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千亿的脚步。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比重均在上升。

  历史上,美国服务业中的就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则从1960年的56%上升至1994年的73%。从1960年开始,其他发达国家均出现类似现象。

  随着技术发展,企业可以把生产过程的某些部分,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环节,分散到国外工资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而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又加剧了这种趋势。

  说起来,在美国的话,这事情可以说凯瑟琳便是罪魁祸首之一。

  将工厂建立在台湾,然后以极度廉价的成本得到产品,接着又用极低的价格将产品销售出去,便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样的手段,首先便让ibm措手不及了。

  而在看到ibm无力招架的时候,其他人也明白了——成本啊!成本才是王道啊!

  于是,大家纷纷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移驾国外,然后得到廉价产品,最后再以稍低于原来的价格来兜售产品。

  人们看到原来的产品价格降低了,便一拥而上了……不是每个人都和凯瑟琳一样有良心的啊……好吧,实际上凯瑟琳在互联网的盈利已经逐渐开始凸显出来了……

  互联网的作用在去工业化的今天,已经逐渐的展现了出来,在服务业上面,互联网所具有的能量同样是强大的。

  很显然,在未来的十年内,互联网将会迈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在去工业化的时候,相应的服务业的人数也在增加,在不断去工业化的这个阶段,就业人口问题还不是问题,加之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多数黑人和少数族裔,所以让美国产生了一种虚假的繁荣。

  但凯瑟琳知道,等到他们的脚步停下,闹腾的世界变得安静的时候……他们的麻烦就到了。

  不过凯瑟琳才不在乎他们遇到了什么麻烦,凯瑟琳在意的是,自己如果在这个浪潮中汲取最大的利益。

  原本的路线图已经需要修改了,历史已经改变了,而凯瑟琳现在也拥有了更大的野心……

  ……

  本来早就写好了,想想看,似乎还是不能那么写,干脆删掉,然后略写了……

  第一更~

  还有四更~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