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神力太子_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截:

  “这……这怎么可能……”

  四十步大约相当于六十米左右,在没有经过投掷训练的情况下,周遇吉初次投掷手榴弹四十步以外距离已经很不错了。

  可是和皇太子刚才那一投还相差很远,对自己武力值很自信的周遇吉如何能想通,皇太子才七岁呀!

  ……

  皇极殿

  别看明末官员处理大事不行,但跟随崇祯皇帝早朝已经成了习惯,满朝文武几乎天亮前已经到齐,只有监国的朱慈烺姗姗来迟。

  有上次惨痛的教训,对朱慈烺上朝再次迟到,这次也也无人敢直接站出来质问,见皇太子到来,群臣立即上前躬身施礼:

  “参见皇太子千岁!”

  朱慈烺目光在群臣身上一扫而过: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千岁千千岁!”

  众臣平身后,朱慈烺对袁贵使个眼色,袁贵立即上前一步高声叫道: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小太子刚来上朝,屁股都没有暖热又要开溜,副都御史施邦昭上前躬身施礼:

  “殿下,臣副都御史施邦昭有本奏!”

  朱慈烺回忆一下历史上的副都御史施邦昭,知道此人在崇祯去世后自杀殉国,虽然同为御史但此人气节尚在,不禁对他高看几分:

  “奏”

  “启奏殿下,京师最近有大批流民涌入,他们衣不裹腹整天以乞讨为生常有人饿死,为了不让流民饿死在京师街头,臣请殿下施粥救济流民。”

  施邦昭话音未落,左都御史李邦华上前启奏:

  “施大人所言甚是,臣恳请殿下设粥棚救济流民,绝对不能让流民饿死在大明京师街头……”

  “微臣附议!”

  在李邦华施邦昭之后,先后又有几个大臣附议支持朝廷设粥棚救济流民。

  可不等朱慈烺说话,御史陈明夏上前奏本:

  “殿下,不能设粥棚,如今天下流民甚多,一旦社粥棚救济灾民,会有更多流民闻风而来,大明京师岂不变成流民聚集地,臣请殿下驱逐流民保京师安宁。”

  翰林院掌院陈演:

  “陈大人所言极是,如今大明流寇四起,大量流民聚集在京师肯定会胡作非为严重影响大明京师安全,臣请殿下传旨驱逐流民,并通知各州府严格控制流民外出……”

  他们同样有支者着,这二位说罢立即有二十多位文官御史附议:

  “两位大人所言甚是,臣等附议!”

  李邦华等人:

  “殿下,绝对不能驱逐流民,他们都是大明子民,为了不被饿死流浪道京师希望吃口饭,怎么能驱逐呢?此建议明显挑拨君民关系,臣建议杖责言官……”

  朱慈烺一看好吗?朝堂上又形成两派开始斗嘴了,他此时终于理解崇祯皇帝做事效率为何如此低下,原因都在此处。

  很多大臣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只要有官员想为百姓做点实事,立即有文官清流出来反对,他们完全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李邦华被他们气的胡子翘老高,一甩袍袖退回朝班,崇祯皇帝面对这些人都没有办法,他不相信一个七岁孩子有能力处理此事。

  看到内阁首辅温体仁还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闭目养神。

  朱慈烺真想上去给他一個大嘴巴子,这老家伙一句话不说坏的很。

  朱慈烺强忍怒火问温体仁:

  “大明内阁对此如何看待?”

  皇太子问话,温体仁才睁开老眼上前拱手说道:

  “回禀殿下,内阁退朝商量一番在议如何?”

  “议尼玛的大头鬼!大明要内阁何用,这点事情还要再议,臭不要脸……”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