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逼宫_不良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僭越废黜太子?”官员愤愤不平。/p

  “老奴侍奉太后多年,太后最擅长的莫过于无中生有,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是无中生有,废黜太子一事,太后同样是故技重施。”窦陶神色平静道,“太后先是让许敬宗上疏先帝,指出立太子当立嫡子才符合古法,而太后是皇后,那么太后长子李弘才是名正言顺的嫡子,先帝对此事起初还有犹豫。”/p

  吴松鹤:“一派胡言,分明是强词夺理。”/p

  “太后见先帝犹豫不决,便推波助澜,再让许敬宗密告先帝,称太子有图谋不轨之举,先帝闻听后震怒。”/p

  “前太子李忠敦忠仁孝,何来图谋不轨一说。”曹密冷笑一声。/p

  “老奴不是说过,太后最擅长的便是无中生有,事情也不像曹公想的那么复杂,只不过是老奴带人将甲胄和兵器还有绣好的龙袍偷偷藏在东宫。”窦陶轻描淡写道,“在找人仿造李忠笔迹,写几封与上官仪和王伏胜的信,这便是曹公所谓的铁证,不瞒诸公,这些都是老奴受命太后亲手所为。”/p

  “证据都,都是你伪造的?!”朝中官员震惊不已。/p

  “老奴这双手脏着呢。”窦陶抬起双手,自嘲一笑,“李忠被废之后,太后担心太子东山再起,硬是让先帝下旨赐死,先帝诸多皇嗣之中,除了英年早逝者,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p

  “坊间盛传,武氏与先帝五子李弘政见不同,遂鸠杀亲子。”有官员大声问道,“此事到底是谣传,还是确有其事?”/p

  “老奴只是想把知道的说出来,句句皆实,不会凭空捏造,此事其中原委老奴也不知晓。”窦陶心平气和道,“不过依老奴看来,此事未必是空穴来风。”/p

  “为何?”有官员追问。/p

  窦陶娓娓道来,在李忠被赐死之后,武则天心想事成,先帝立与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太子,李弘也不负众望,立为太子后仁孝谦谨,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p

  先帝晚年体弱多病,体力不支,有提前禅位给太子之意,可此举却妨碍到武则天,先帝患有风眩症,驾崩前命太子监国,真正摄政的却是武则天。/p

  二圣临朝实则是武则天独揽朝纲,若是先帝禅位,那武则天也只能归政还权,在权势面前,又有几人能做到收放自如,何况手中所握还是江山社稷。”/p

  李弘虽是武则天长子,但母子两人早就心生芥蒂,咸亨二年,先帝赴东都,令太子李弘于京师监国,时逢大旱,关中饥乏,李弘见兵卒百姓食土吃树,遂下令开仓放粮赈灾,此举事先并未奏请先帝,虽是僭越之举但先帝认为太子审时度势,仁心圣德,甚至欣慰,赈灾一事也让太子深受百姓爱戴。/p

  朝堂内外李弘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可偏偏李弘太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