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六章 百密一疏_不良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挽留章英纵在朝中效力,并许诺高官厚禄但均被章英纵婉拒,实则李治是在试探,章英纵执意归国无心贪恋权势,这是李治委以重任最主要的原因。/p

  第二人是薛修缘,此人行事乖张,桀骜不驯,心中只有岐黄之术,从不追名逐利,大非川之战薛修缘被该问斩,李治不罚反赏,还赐他“良医则相”的匾额,现在看来这块匾额怕是另有用意。/p

  聂牧谣通透:“匾额与锦布有关?”/p

  “良相治国平天下,救民于水火,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李治对薛修缘相医并论,可问题是薛修缘所做一切都是在为自己的过失赎罪,他心里只有亡故的妻女。”秦无衣还摸着下巴沉吟道,“李治赐他这块匾额显然不是在表彰薛修缘的性。”/p

  “是锦布,先帝应该在召见薛医师时对其下了密诏,将锦布交托与他。”羽生白哉不解道,“按理说薛医师不惧生死,更不会畏惧皇权,他一心想要完成旷世毒经,以告慰妻女在天之灵,应是心无旁骛才对,若薛医师不接锦布,先帝也奈何不了他,可见薛医师是自己选择接下锦布而非是先帝强行要挟。”/p

  聂牧谣思索片刻:“如此说来,锦布有着让薛医师都无法拒绝的原因。”/p

  “薛医师被九尾妖狐胁迫,宁死不屈也不透露锦布的下落,可见锦布上的内容非同小可,以至于薛医师不惜以命相保。”羽生白哉眉头皱起,“既然锦布如此重要,先帝为什么交给的都是无足轻重之人?”/p

  聂牧谣也愁眉不展:“然后是慧云禅师,锦布既然是先帝交托,可先帝又是什么时候交给禅师的呢?”/p

  “上元二年。”秦无衣脱口而出。/p

  “你怎么知道?”羽生白哉和聂牧谣异口同声问道。/p

  “李治信佛并且兴佛,曾多次听慧云讲经,上元二年,李治风眩症日益严重难亲躬政务便命武后慑政,李治一心礼佛求祛病障,闻听慧云有佛祖圣衣,命其携衣进宫传经。”秦无衣神色冷峻道,“估计李治听经是托词,是想将锦布委托于慧云保管。”/p

  “既然先帝多次见过禅师,为何你如此肯定是这一次交托的锦布?”聂牧谣诧异。/p

  “那是李治最后一次见慧云,从时间上便能推算出,上元二年太原宁家完成锦布的刺绣,而佛祖圣衣有内外两层,里层想必就是被李治借去时缝补上,李治将袈裟交还给慧云时锦布已藏匿其中。”秦无衣胸有成竹道,“其实李治是何时将锦布交给慧云并不重要,我好奇的是,慧云为什么会插足此事?”/p

  羽生白哉眉头紧皱:“这一点我也很没想明白,无论先帝交托的是何物,嘱托的是何事,说到底都是世俗之事,禅师四大皆空,超脱世外,按理说不该过问和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