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五十四章 同学会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留日同学会上根本不敢想象,——但留日学生胜在数量多。

  汪大燮首先进行发言,主要就是一些祝贺的话语,临近结束时,汪大燮向李谕道:“院士先生可不可以为第一届研讨会定一个议题。”

  李谕不假思索地旧话重提道:“在座都是国之脊梁,要聊就要聊点有用的话题。如今民国初立,最缺的就是两样东西,科学与民主,作为议题再好不过。”

  顾维钧赞同道:“这两点不仅是本次聚会的议题,还应成为每次聚会都无法忽视的议题。”

  汪大燮则说:“科学是个值得多说道说道的东西,此前我便想提出议案,应当以非科学的名义废除中医。”

  汪大燮的话一出口,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李谕说:“汪总长,我想问个问题。”

  “院士先生请讲。”汪大燮道。

  李谕问:“中医有没有治病救人的能力?”

  汪大燮说:“有当然有,但是……”

  李谕立马追问:“但是什么?”

  汪大燮想了想说:“但总感觉不够科学。”

  “有用就是了!”李谕道,“在西医能够做到普及之前,就想着废除中医难免有点眼高手低,脱离大众。虽然在座同学会成员均是各界精英,但如果只以自己的阶层来考虑问题,只会越来越脱离实际。”

  “说得好!”孙宝琦鼓掌道,“有用就是王道,如果一味地只唯西方论,那我们连筷子都要废除掉。”

  汪大燮问道:“但这样不就有违科学的议题了?”

  李谕只能耐心给他解释:“太多的我也不懂,但以最常见的中草药举例,其能治病救人,实际上就是含有某种有用的化学成分,西药不过提炼了出来而已。但问题是提炼涉及到一整套复杂的生物、化工、检验程序,姑且可以称之为产业链,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见的工厂,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配套建好的。”

  汪大燮沉思道:“原来如此,我考虑得太简单了。”

  李谕接着说:“此外,洋人看病很贵,要是能像我们一样抓副药喝,他们八成也会愿意。”

  孙宝琦问道:“我记得院士先生引入了德国药企,难道不够?”

  李谕叹道:“差远了,只能勉强够几座大城市使用。广大农村地区无法兼顾,但总不能让他们生了病就无医可看、无药可吃吧。”

  汪大燮奇道:“以院士先生的谈吐学历,我一向认为你出身豪门,但每句话却又不离百姓。”

  他当然不知道李谕是个穿越者,按他穿越前的出身,就是个普通工薪家庭,哪是什么豪门。

  李谕笑道:“欧美同学会的目的之一就是谋求社会福利,如果不谈黎民百姓,怎么谈得上社会福利。”

  周诒春等人一齐佩服道:“先生高义。”

  吃晚宴时,李谕与资历比较老的留美幼童坐在了一桌。

  李谕随口问身旁的詹天佑:“眷诚兄在忙什么大工程?”

  詹天佑放下筷子说:“粤汉铁路长沙-武昌段。”

  李谕说:“记得我去长沙时,那边的百姓都非常期待这条铁路早点通车。”

  詹天佑叹道:“如果铁路贯通,长沙必然可以发展起工商业。但现在资金就位困难,不知什么时候才能通车。”

  这段湘鄂铁路在粤汉铁路里已经算相对比较好修的,地势较为平坦,而且距离不是特别远,又连接两座重要城市,价值很高。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