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四章 解方程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美带着一个少年也来报名。

  陈其美见到李谕后笑道:“咱们也算老相识了,我这个侄儿听说你的学校在上海首屈一指,一定要来报名。”

  陈其美已经自来熟,和李谕攀起了关系。

  “侄儿?”李谕想了想,俯身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少年说:“我叫陈立夫。”

  好嘛,还真是……

  但李谕真没法子拒绝。

  陈其美说:“现在像您的学校一样有洋教师的不好找。”

  李谕说:“好吧,不过在我的学校上学,一定要遵守校规。”

  陈其美说:“帝师放心,这孩子很听话。”

  陈果夫陈立夫虽然位列民国所谓四大家族之一,但他们比起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真是小巫见大巫。

  李谕对他们都没啥好感,但财政界的人物总归比军政界的人物好干预一些。

  以后最少能通过自己施加的影响,在经济方面让国内的普通老百姓生活稍微好一点。

  李谕说:“去报名处调表吧,分班老师会根据学力的考核进行安排。”

  陈其美说:“有劳帝师!”

  ――

  这段时间,李谕又通过自己兴建的几所学校,以及《申报》、《大公报》等各大报纸,发布了数学竞赛的邀请。

  由于比较难组织集中考试,李谕便采取了一种很“粗鲁”的方式进行海选:他直接在报纸上登出一些题目,然后让各地看到报纸的人给他回信。

  邮费由李谕承担,集中寄到目前大清邮政的集散点――北京。

  出的题目以简洁为主,不能太复杂,但又要考核足够深奥的数学知识。

  基本上是高考数学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水准。

  出题难为别人的感觉不要太爽。

  回到京城后,李谕便收到了一些回信,大体看了看,答对的人不是特别多,但还是有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

  李谕随后对这些挑选出来、经过初试的人员寄回了复试题目。

  复试题目就比较难了,比如数学,李谕出了一道形式超级简单的解方程题目:

  括号里的“3”是三次方的意思。

  猛一看很简单,但其实这个方程是所谓的“韦东奕方程”,不能通过经典的因式分解方法进行解答,解的形势也比较复杂,是用三角函数表示的。

  这次答出来的人就更少了。

  但有一封信引起了李谕的注意,回答得非常漂亮。

  再看邮戳,是从遥远的昆明寄过来,名字叫做熊庆来。

  熊庆来是此后清华数学系的主任,发掘华罗庚的伯乐。

  李谕立刻给他写了信,询问对方愿不愿意到自己所建的中学,去近一点的如广州也可以。

  熊庆来目前只有十六岁,他立刻回信:“本人更愿意到离着帝师比较近的天津或者上海。”

  李谕直接在信中夹上了一张银票寄回去,作为盘缠。

  熊庆来胆子也是大,独自到达广州后,又搭乘轮渡抵达了天津。

  风尘仆仆到京城时,已经瘦了一大圈。

  见到这个年轻人,李谕有点感慨,果然数学是天生的!

  熊庆来第一次到这么远的地方,问道:“您就是李谕院士?”

  李谕说:“没错,我就是。”

  “太好了!”熊庆来高兴道,“终于见到您了!”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