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四章 愿者上钩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故事。

  记者添油加醋,文章里把朗之万夫人塑造成一个弱势的、失去丈夫甚至失去孩子的可怜人,无可奈何之下才诉诸舆论寻求帮助。相对应的,居里夫人则被刻画成一个抢夺别人丈夫、破坏别人家庭的“老泼妇”。

  事后居里夫人写了一篇措辞严厉的声明,指责出版社无端窥探自己的私人生活,并且说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还要让出版社对此作出赔偿。

  每日新闻报最终撤回了报道,撰稿人也向居里夫人表达了歉意。

  不过事情已经大大影响了居里夫人的形象。

  因为居里夫人本来已经通过1903年的诺奖名扬天下。

  而在1911年居里夫人因为发现了镭而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法国国内报纸报道本年度诺奖时却基本没提化学奖的情况。这和1903年居里夫人第一次获奖时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女科学家,这段时间本应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但就是因为这件事,她不仅受到了大众的非议,也遭到了同行的排挤。

  要知道,在法国,这个时候的男人搞婚外情简直稀松平常,甚至引以为傲,不过女人就不可以了,尤其是一个外国女人。

  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得知这件事后,扬言早知如此就不给居里夫人诺奖提名的机会,甚至还让她别到斯德哥尔摩来领奖。

  居里夫人据理力争,声称诺贝尔奖和自己的私生活无关,这才保住了自己的第二块奖章。

  反正后来居里夫人和朗之万之间的故事就此结束。

  但多年以后,两人的孙辈,居里夫人的孙女和朗之万的孙子,竟然结成了伴侣,算是为这段恩怨彻底画上了句号。

  后人已经很少知道这段故事,但实际上在当时,居里夫人的处境还是比较难过的。

  都怪保密措施不到位啊!

  临近晚饭结束,李谕有意无意中又随口说道:“最近我刚好有了一点无线电上的重要发现,两天后要把材料寄去美国。”

  鱼饵丢下,对方肯定要咬上,而且是愿者上钩。

  因为一旦保险箱到了,信件肯定就难以染指;而日本人现在对无线电的热衷程度李谕心知肚明,他们肯定忍不了。

  近卫昭雪听到这个消息,已经急不可耐要去找青木公馆汇报情况。

  李谕正好又说了一句:“明天我会去医院复查,不在家中。”

  近卫昭雪感觉事情有点蹊跷,不过这几天蹊跷的事太多了,还是先去问问川岛浪速和内田康哉再决定下一步的动向。

  毕竟无线电的技术关乎战争局势,日本人现在对战争太疯狂,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要打赢战争。

  尤其在目前,战争处在初期,局势根本不明朗,真正的血战也未开始,日本人实话说没有多少把握一定可以赢俄国人。

  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希望让战争天平倾向于自己一方。

  无线电技术毫无疑问是个关键砝码。

  日本国内,最为“高贵”的海军已经采购过马可尼的无线电设备,但现在明眼人都看得出李谕的设备更好,能不眼馋吗。

  甚至日本海军们瞧不起的“陆军马鹿”,现在也尝到了战时无线通信的甜头,压力齐齐给到了京城的内田康哉和川岛浪速。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