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 无奈的提防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随时知会使馆就是。”

  两人来到车站外的一间咖啡馆,梁诚在美国待过很长时间,很熟练地点了两杯咖啡,然后说:“你的公司是不是进展颇为顺利?”

  “起步算是不错,就盼能够走上正轨,”李谕说,然后问道,“退还庚子赔款的事情推进得如何?”

  梁诚说:“总体不错,我想明年年初,国会就可以通过,接下来就要研究如何与国内对接。”

  李谕说:“美国这边倒是快,但国内就不知道能不能够衔接得上,我很担心会被滥用。”

  梁诚理解李谕的担心:“此时非过去,即便一些王公贵族,也看到了留学的好处,要是让铜臭味穿透进来,似乎真会把好事办坏。”

  李谕说:“只能尽快让国内的学部通过一些审核标准。好在学部的官员大都还有原则。”

  国内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向很高,如果能够引入如同科举一样的审核标准,才能尽可能做到公平。

  ——虽然封建时代真心没多少公平的事,但科举选拔一事上,真的是举世瞩目的公平。

  中国一直没有所谓的贵族传统,此事功不可没。

  科举给了普通人上升渠道。反观其他各国,一直都是贵族把持国家。

  所以李谕从来不盲目崇拜甚至羡慕各种国外有爵位之人。

  而且欧洲的国家普遍不大,导致贵族真心太多,大部分爵位只是听起来有点唬人罢了。

  梁诚说:“此间事情办妥后,我会动身回国一趟,绝不能把如此重要的事情搞出差错。”

  李谕相信梁诚人品,由他出面再好不过。

  而且梁诚作为清国这样一个弱国的公使,在美国没有太多事情可做,退还庚子赔款以及打通留学通道就是他一等一的大事。

  至于其他的各种外交照会,完全处在只能仰人鼻息的程度,压根插不上什么嘴。

  而且李谕办企业的事情他也帮不上太多忙,最多提供一点华盛顿的情报。

  企业以及招工的事情上,他还比不上教父司徒美堂。

  梁诚又对李谕说:“还有一事,你的企业办在底特律,除了要考虑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还要提防一下自己人。”

  李谕讶道:“自己人?”

  梁诚说:“底特律紧挨着加拿大,与多伦多的距离比纽约要近太多,而现在加拿大华人不少还是听康先生的。”

  梁诚知道康有为是清廷点名要抓的人,但自己一来没有警力,自然没有抓他的能力;二来梁诚心中对康有为的感觉比较微妙,在不少人心中,康有为还是个“一心为国”的栋梁之材。

  李谕眉头皱了皱,康有为的确不太好对付,此前自己又和他结下梁子。

  想了想说:“我做的总归是为了华人好的事情,康先生总归不会要捣乱吧?”

  梁诚叹了口气,“人心隔肚皮,你是知道的,自古以来,朝堂之上一直有斗争,何谈好坏对错?在此地没有什么两样。况且你的企业已经开始显露出强大的赚钱能力,将来想必会成为一大势力,所以……所以还是要多多注意。”

  梁诚只能如此委婉表达,可叹他作为驻美公使,连美洲的几大华人势力都无法斡旋。

  康有为不可能听他的,洪门更不可能听他的,而李谕搞的事情太高端,也无能为力。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