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2章 循环产业链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2章循环产业链

  来之前给邢书望打了个招呼,到了之后首先去他哪儿拜访,邢书望在了解了情况后对这个示范牧场也很感兴趣,于是决定跟李耒一起去牧场参观,毕竟是自家亲戚,所以李耒说话也就可以直接一点儿,“您愿意来我们这儿考察肯定欢迎,但是能不能不要安排记者、媒体陪同前往?现在牧场还在摸索阶段,很多东西不方便对外公开!免得暴露了商业机密!”

  “可以就听你的!”要是其它领导听到这话肯定不高兴,但邢书望此前也去河阳的育种中心参观过,了解惠农的作风,而且这还是自己人,所以并未产生不该有的误会,第二天便只带了几个人就跟李耒一起去了草原。

  一路上邢书望询问着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我看YL的牛奶大多都是从牧民手里收购的,你们为什么要自己办牧场?这肯定要花大钱吧?”

  “原因有二,首先是集中式饲养能够提升牛奶的产量,其次也有利于保障牛奶的质量.”李耒耐心地给他解释,又是引用数据,又是介绍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的先进经验,最后甚至做出了断言,“不管YL也好,还是刚创办不久的MN也罢,如果他们迟迟不改变从散养户手中收购牛奶的模式,迟早会闹出质量问题,这不是诅咒竞争对手,而是客观规律!”

  “按照国际惯例,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资金占有率通常是6:3:1,这样可以保证牛奶的质量和数量,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乳制品来,但是在国内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几乎是倒过来的,划分到奶牛养殖生产的资金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广告营销费用倒是占了大头!”尤其是MN,他们连工厂都是让别人帮忙建的,用在营销上的钱绝对超过六成,甚至有可能到了八成,生产和奶牛养殖加起来连两成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怎么保证产品的质量?就算他们想严格要求,恐怕那些合作者都不答应吧?

  日后有人统计分析,08年之前的10年里,YL和MN在奶源的建设上,投入最多也只有3亿,但是在营销和奶品加工的投入上,两家均达到了百亿以上,重营销轻奶源建设成了乳业公司的通病,所以三聚氰胺事件也就成了难以避免的必然现象,把钱都砸到广告上了,那还有精力管质量?

  YL、MN难道就不知道奶源的重要性么?他们肯定知道啊,当初国内第一个拥有万头奶牛的牧场MN澳亚国际牧场成立的时候,MN可是把这个消息拿来大肆宣传,视为自己的得意之作,然而实际上在这家牧场里面,MN当时只是一个小股东而已,大股东其实另有其人,MN只是把这个当成噱头来推广罢了。

  等到三聚氰胺事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