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2章 中华鳖精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有个朋友,是新华社的记者,之前跟好多地方合作拍摄专题片,比如《大潮涌珠江》、《北方的躁动》、《南方的河》等等,反响都非常不错,有力地宣传了当地的变化!咱们五常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先为五常大米拍摄一部专题片,然后在全国主要媒体上播放,把咱们五常大米的历史渊源还有现在的发展都呈现给全国观众!让他们都知道咱们五常的大米是全国最好的!”

  “然后咱们还可以采取更具吸引力的手段来做推广,比如请着名编剧来五常采风调研,写一部以五常大米为主的电视剧,比如从清末民初讲起,以五常一户或者几户人家在大时代的变迁为主线,中间穿插五常大米的历史发展;对普通观众来说,电视剧肯定比专题片有吸引力。”哎,可惜现在孔笙现在功力尚未大成,不然让他拿出拍《闯关东》的水平来拍这部剧肯定爆火。

  “就像《年轮》或者《上海一家人》那样?”柯希胜顿时来了兴趣,李未描述的内容在他看来非常新颖。

  《上海一家人》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上海解放前夕,发生在上海滩棚户区里的“一家人”的故事;《年轮》则是着名作家梁晓声作品改编的电视剧,描写的是东北哈尔滨几个知青的聚散离合的故事;这两部作品在前两年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而且和李未描述的比较接近。

  “有些相似,但是不太一样,这两部电视剧都是以人为核心,我想象的这部电视剧应该以五常大米为核心!”电视剧对产品的促销作用,从过两年的《宰相刘罗锅》就可以看出,电视剧一播出,荔浦芋头就卖疯了。

  李未继续给他描述自己想象的这部电视剧,“比如我们可以从清末民初闯关东开始,主角一家人来到咱们五常之后,和其它人一起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其后经历了日俄战争、日军侵华,终于等到了新中国成立翻身做主人.....然后他的孩子们和其它五常人民一起投入到龙凤山水库的建设中......他的孙子考上大学学习农业,毕业后回到五常,跟随日本专家学习,不断提升五常大米的质量......在几代人的努力下,五常大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李未一边描述一边琢磨该找谁来写这部作品,按道理来说梁晓声挺合适的,无论是现如今的《年轮》还是日后大红大紫的《人世间》,都可以看出他对东北非常熟悉,但他的作品还是更喜欢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写出来恐怕会偏离主体,关于五常大米的内容可能不会很多。

  其它作家的话也有类似的问题,路遥倒是好一些,要是让他用写《平凡的世界》的方式来写这部作品,可能比梁晓声要合适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