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2章 房子换学生_农业巨头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事,就把目标对准了正式毕业的大学生;但现如今的大学生都是统一分配工作的,他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压根没有这个资格。

  鲁冠球找了好多人都屡屡碰壁,情急之下,他趁着政务院领导来厂里考察,向领导提出想要“买”几个大学生;领导听后觉得“买”字不好听,鲁冠球灵机一动,改口说“我付培训费”。

  领导看着万向节厂发展不错,而且还帮国家赚取了宝贵的外汇,于是便松了一条口子,就这样,一人六千,鲁冠球用两万四千元引进了四位大学生。

  这四名大学生到厂里之后,鲁冠球把他们当成了宝贝,不仅为他们单独安排了房间,还配了电视,每人发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鲁冠球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永久地留下来。

  这待遇比好多处级干部都好了,这些学生便倍感荣幸,尽心尽力地诶万向厂工作,许多年后都成了万向厂的骨干。

  光买大学生还不够,鲁冠球又招收了一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青年,以厂内职工的名义送进高等院校,请他们代为培养,这样学校赚了培训费、老师多了额外的收入、万向厂得到了人才,可谓皆大欢喜。

  后世企业和高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先例,或许就是鲁冠球开启的,这些措施也为钱潮集团的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师,您看人家浙江那边都已经开始做了,怎么能说没有先例呢?而且咱们学校以前不是也帮国有农场、饲料厂培养过人才么?”校长当年也给李耒上过课,所以李耒便称呼他为老师,这可比校长听着亲切多了。

  “还真有这样的事?沿海地区就是比我们脑子活啊!”校长有些动摇了。

  李耒赶紧趁热打铁,“老师,我听说您最近正在为学校教师的住宿问题发愁?这个我也可以帮忙啊!”

  “肯定发愁啊,咱们学校多少年没建家属楼了?现在学校规模又在扩大,老师一年比一年多,好多人都没地方住,每次开会说起这个就是满肚子的牢骚,就差指着我的鼻子骂了!”校长也很无奈,盖房子要钱,可学校偏偏没钱。

  “《论语》有云:有事弟子服其劳;老师既然遇到麻烦,我这个当学生的肯定责无旁贷,不就是建家属楼么?交给我好了,学校只要解决土地的问题,剩下的事儿我来,您帮我培养一名学生,我就帮学校建一套房子!”李耒拍着胸脯道。

  现如今居住条件都很紧张,大多数高校老师住的都是筒子楼,一间房十来个、顶多二十平米,这能花几个钱?要是认真计算的话,说不定比鲁冠球六千块买一个大学生还便宜呢。

  “真的?”为了房子的事儿,校长不知道掉了多少头发,现在李耒愿意帮他们盖家属楼,校长马上动心了。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那些还没房子的教师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