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一四章:等闲_红楼长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他的话音一瞬间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李桂的身上,即使山童也是如此,挤在山子野与卜固修之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向李桂。

  而时间和友情都会滋长醉意,和刚才相比李桂更醉了,但心中那一丝清明还在。

  “借两位先生之口,此诗一定比寻常更快传遍大江南北,我在士子中名声将更响亮,惭愧……”

  心中漫无目的的思忖着,手上却拿起狼毫毛笔,往砚台里一探,饱蘸了墨汁又在砚台边一抹,去了多余的墨汁,然后提笔竖写道:木兰花.决绝词拟古柬友。

  然后左手一揽右手的袖子,继续写道: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的这首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并不以白描见长,它应当属于哲理诗的范畴,但浓缩的、饱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更能像一把巨锤直接的敲击人心,引人深思。

  而这开篇两句正是全词的精华,道出了前人没道之言,众人观止,既感人生之无奈,却又有豁然之感,更感到词句之隽美,一时之间,都沈正阳、周天演、俞图、赵沐阳都醉醺醺呆了……

  而这时李桂继续写道: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而此时因为第一句的吸引,沈正阳、周天演两颗白发苍苍的老首已经不由自主的凑到了李桂的身边,而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两句是越是有人生阅历的越容易被触动,两人土埋了半截,宦海浮沉间常见也曾经人世冷暖,所以这两句一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瞬间引起了沈正阳和周天演心底的共鸣。

  “好词!好句!”“好词,好句!”他俩禁不往脱口而出,可能不知想到了什么,蓦然间两双老眼有泪花晶莹,然后顺着李桂的笔迹就在心里默读了下去。

  而当李桂写完,沈正阳一抖袖子,如捧珍宝般把桌上的纸张拿了起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信口念了一遍后,眯醉着一双老眼沈正阳叹道:“好词,好词,真是让人如饮醇浆!”

  “正是如此,当浮一大白。”周天演回应着,转身信手拿起了酒杯,递给了沈正阳。

  而纳兰容若这首词,本意上是借‘闺怨’为假托,认为朋友之间的之间的友情相当像男女之间的感情一样,不应该受到小事都干扰,应当始终如一。

  李桂用在这里,在他目前的状况下,却又反向说明沈正阳他们几个没受到干扰,充满着感激之心,可谓是正当此景。

  而以沈正阳、周天演、俞图、赵沐阳的学问自然能看懂这里面的含义,毕竟这题目上还有个直白的‘柬友’!

  因此递给沈正阳酒杯之后,周天又转身拿起了两杯酒,一杯递给李桂,一杯手持,醉笑道:“人生须臾,知己有几,岂可因等闲误了你我杯中之酒。”说罢自顾自的一饮而尽。

  他这杯中之酒实际就是友情的意思,俞图、赵沐阳闻言,也转身拿了酒杯,随即俞图醉笑道:“先生言之有理,人生苦短,不如顺从本心。”

  “哈哈,正是如此,何必计较太多!”

  赵沐阳大笑应着,一饮而尽,随即对李桂笑道:“这等佳作,后庭居然自珍,当真该罚。”

  “正是理当罚酒三杯,元亮作陪。”

  “哈哈……”

  ……

  以沈正阳、周天演、俞图、赵沐阳的身份地位以及与李桂的交情,对李桂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赞美,只是言谈神态间却明显的表达了对李桂的赞赏。

  李桂的心更是热乎乎的,杯杯尽饮……

  ……

  “两位先生什么时候走的?没在咱客房留宿?”

  第二天早上,快日上三竿之时,回格窗前,李桂一边洗着脸,一便向晴雯问道。

  前院铺子是有两间客房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