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二)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后世到处都是农田不同,此时的察哈尔就是大明的一块巨大的畜牧业地。虽然仍旧以传统的养殖模式为主,但是已经建起了规模化的加工厂,比如羊毛初加工、肉联厂、皮革初加工等。

  这里没有城池,必须建立阵地进行防守。这是一场明军从来没有实战过的以野战军防御工事,抵挡大规模骑兵进攻的战事。虽然明军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这种演练,但是首次实战还是难免底气不足。

  请记住,这儿不是八里桥,准葛儿也不是只知道进攻赴死的僧格林沁。

  朱由检刚到乌兰察布,就收到了李定国改变作战计划的电报。

  “以朕看,朱慈烺的建议很好,孩子长大了,也能干了,是好事。但是整个作战部署还缺了一环。”朱由检笑着对王承恩说。

  “万岁爷,这些老奴都不懂。”听到朱由检赞美朱慈烺,王承恩的嘴都笑裂着说:“但是老奴觉得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皇上这一次和三位皇子们并肩作战确实极好的。”

  “父皇,儿臣也想去战场上看看大哥和三弟是怎么杀敌的。”朱慈炯站在后面精神亢奋。

  “朕说的正是这一环。敌人的后面一定要有追兵,否则怎么了解他们逃跑的方向。”朱由检说:“朕对这里能打赢防守战一点都不怀疑。但是敌军发现真相之后,未必就会沿着原来的路线回撤。派人把察哈尔留下的所有战马都收拢了,说不定会有用场。”

  时间还早,但是大战就在眼前,整个乌兰察布全都动员了起来。所有的牧民开始集中转移,能撤向长城内的就撤向长城以内,能去东边的就去东边,实在撤不走的,就集中到防线以内。总之,所有非战斗人员全部避开正面战场。或者说,是以二防线外两天骑兵形成为距离的范围内,经行撤离。

  而在防线上,十万野战军依托地势,组建了西、北两个方向的各两道防线。从地形上看,准葛儿如果要进攻,只可能从西面和北面过来。西面就是归绥到乌兰察布的大道,而北面是大草原。防守的重点当然是西面,北面会饶道,而且沟壑纵横。

  作为大将,刘体纯、袁宗第一人负责一面防务,大明皇帝朱由检亲自坐镇乌兰察布。作战当然要开作战会议,在朱由检亲自主持的作战会议上,济济一堂的大大小小的将领们正在研究如何部署。

  “老刘,朕问你这一仗你要怎么打?”朱由检笑着问刘体纯。

  刘体纯也算是一员老将了,估计打完这一仗也该退休了。

  “那还用说,咱老刘把部队摆到正面,组成枪阵,还怕贼人能冲过来不成。”刘体纯大大咧咧地说,他完全相信明军的实力以及武器装备的先进。

  “不对!此战法伤亡太大。”就在刘体纯侃侃而谈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在大厅内响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