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二章 让文字传播的快一些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进度,朱由检是不满意的。

  可是没有办法,人才的培养,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现在天上掉下来一个蒸汽机,这些学生也不可能一看就会制造。

  当前的条件里,要么选择会文化课基础的生员;要么选择会技术的年轻匠工。

  这道题很好选择,生员虽然会识字,可是却对技术一窍不通。工匠虽然大多不识字,却懂怎么做。

  中原文化里,人人都想去学管人的人,却鄙视做事的人。

  理工学院的学生们还需要大量的知识传授,可是朱由检的时间不多,他最多只能在这里待半个月。

  在剩下的半个月里,他教的又是另外一门学问,英文字母。

  为了不让学生们知道这是海外人的文字,朱由检借用后世的拼音用法,来掩盖英文字母的本意。

  因为,理工或者中等数学中的公式,使用了大量的字母,朱由检还没有能力去创造替代物。

  大明是没有拼音的,识字都是口口相传。或者用同音字来标注;另外一种就是切字,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

  不管什么办法,都是很困难的,传播速度也很慢。汉字的繁杂难认,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鸦片战争之后,才有有识之士给汉字切音。

  朱由检也是看到学生们上识字课才想到这个问题的。如何能快速普及知识,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至于是不是汉家自己的东西,谁又会真的在意呢。

  字母课很好学,一首儿歌足够了。对于年轻人来说,稍微用点功的事,无非是字母用『毛』笔不好书写。

  第二堂字母课,就是拼音了。对于一套字母,两种不同读音,大伙都很奇怪。

  当朱由检用字母来完整标注汉字的读音时,丁继兴彻底不淡定了。他有足够震惊的理由,想当初他识字是多么的困难,往日情形历历在目。

  “皇,皇上。这拼音……”丁继兴哆哆嗦嗦,激动的说不出话。

  “你喜欢?那冠名权给你好咯!”朱由检是无所谓的,反正自己还想尽力拜托呢。

  “什么叫冠名权?”

  “意思就是你发明的咯。”

  “啊!这可使不得。这样做要遭天打五雷轰的。”

  朱由检心里骂到:轰你妹!我盗用的东西多了,你这是明着咒我呢。今儿这事就安你头上,省的来多轰我一下。

  “王承恩,记住了。只要学生们学会了拼音,以后这个注音方法就叫住‘丁氏注音’了。”朱由检朝丁继兴嘿嘿一笑。

  丁氏注音法就这样诞生了。

  朱由检没有想到注音问题解决之后,带来多大的变化。十几年后人们发现,大明的识字率就是从注音法传播开之后,成几何增长。

  丁继兴也因为冠名权,成了汉字专家。

  朱由检走之前,又从工部调了一千二百名年轻的工匠来到理工学院。

  这些人没有算作学院的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