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跃进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中旬,百花齐放,春风拂面。

  南京城里,朝廷的新机构正在大规模筹建。没有了东林党几大大佬的掣肘,朱由检对基础机构建设顺利的多。

  高层的架构还不到时机,但是机构雏形却可以着手。

  朱由检首先并没有动原有的朝廷机制,六部还继续保留,但是在六部下面却有增减。比如户部下设财税司、央行、农业司等;工部下设工业司、交通司、水利司等;礼部下设教育司、科技司等;兵部下设陆军司、水师等;刑部下设公共安全司;吏部没有大动

  所有这些机构全部针对长江以北地区增设,而长江以南地区全部不动。

  朱由检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反正整个长江以北各区域已经打烂重建,在重建的地方搞改革是最容易的,也不会有大阻力,不会涉及到太多人的利益。

  最让所有人眼珠子掉一地的是朱由检的第一道政令居然是裁军,而且还是大规模裁军。所有超过一定年龄,一定级别和负伤残疾以及不适合新武器发展的士兵,一律裁撤。

  裁军规模高达二十万人,而且对裁撤下来的士兵必须从优安置,安置地方就是整个长江以北地区。另外,整个长江以北恢复生产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全部依靠俘虏。

  或者说,朱由检是以退伍军人来管理俘虏,然后开始吸引流民归附。并辅助以最近三年老发展的一些科技成果来帮助这些地区的生产恢复。

  另外,朱由检下的第二道政令就是教育改革了。这一次朱由检直接公开地创建各军团军事讲武堂,聘请广西狼兵做武术教官,提拔各部队基层战术高手当战术教官,正式大规模培养基层军官。

  并且设立南京军事学院,对中高级军官开始轮训。几个指挥造诣高的年轻将领调回南京当老师,连李定国、杨展、党守素、李来亨这几个全部都当了老师了。

  第三道政令就是长江以北地区的官员制度,基层官员有了,那么朱由检就直接从顾炎武的培训学校抽调毕业生来充实中高层官员。

  三道政令一下,整个江南的年轻人都想往江北跑。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必然现象。

  李岩在稳定江北战线之后,果然就任兵部尚书一职。北方战线分成三个战区:曾英还是在川北堵吴三桂任第四战区司令员;李年和李过互调,李年任洛阳第二战区司令员;李过任徐州第一战区司令员;沐天波调到南京,当了南京卫戍司令兼九门提督;邓之容正式当了黑旗军的军长。

  在部队人事调整中,最让人意外的是最能打的几个将军:李定国、施琅、党守素、李来亨全部只当了军事学院的老师,被朱由检给雪藏了。

  用朱由检的话说:“你们几个,抓紧在南京娶媳『妇』,安家生儿子。有空之后就当当老师。”

  其实谁都晓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