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六章 江淮大决战之三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何一种部署都有弱点,朱由检现在没有找到金兵的弱点在三路大军的哪个方向,这还需要一点时间验证。但是明军的弱点是东部,是宿迁、淮安到扬州一线。

  不管是徐州还是凤阳,朝廷这两年都花了大力气修筑防御工事,唯独在淮安周围动的不多。东线仅仅是宿迁和海州两城作了一些防御修筑。

  从兵力布置上看,似乎豪格这一路也是后金的弱点,人数是最少的。

  从驻守大员来看,马士英督徐州,帮忙守宿州算是合理的安排,朱由检认为徐州防御最强,合适的时候只有撤回去就是安全的。

  黄得功和卢九德守凤阳,也算是老搭档了,又是江北拿的出手的老将,加上坚城配合,朱由检也找不出更合适的人。

  李岩刚刚从山东撤回来,现在手上又没足够的人,是不适担任一城守将的。

  海州交给钱氏三兄弟,自己亲自驻守淮安,史可法在扬州负责后勤物资调配。

  作为移动的力量和总预备队,朱由检给了刘良佐两万骑兵和一万地方驻军,可以随时支援徐州,宿州和海州任何一方。

  等到朱由检把最终战略确定下来,淮泗大战已经打响一个月了。金兵攻占了外线除上述几座重要城池之外的几乎所有小城,内些已经把明军压缩到了整个江北一半的区域内。

  金兵来势汹汹,一时间整个江南人心惶惶,大批江北的有钱人逃亡江南,只有盐商还坚持在淮安和扬州一线。

  按照以前那个崇祯的『性』格,在这种局势下一定会下达天下大军勤王令,命令各地驻军赴南京作战的。可是现在的朱由检不会这样做。

  朱由检只额外做了一件事,在江南号召富户捐款,为江北守军募集物资和军饷。至于效果如何,大约还需要一个月之后才知晓。

  ……

  “第十三军的战事如何了?”当大雪纷纷扬扬地覆盖淮泗大地的时候,大战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月内。

  “情况不算好,路面都冻住了,挖都挖不动。十三军进河南的时候还是夏末,现在已经是初冬了,他们连衣物补给不了,能坚持到现在已经很不容易了。”李岩一边忙着在整理各方军情资料,一边回答。

  “十三军在黄河岸边『骚』扰金兵补给线,等于是为我们争取了近一个月时间。”朱由检嘴上说着十三军的功劳,其实心里明白的很,李来亨这一次损失不小。

  多尔衮八月底出兵,他也没料到江北的几座城池那么硬,活活把百万大军拖到了下雪天,只能怪这小冰河时期的冬天来的太早。

  百万大军的后勤是个天文数字,加上河南恢复得又慢,还得加上那些该死的“土匪”,战事就弄成现在的局面了。

  在这方面,明军倒是占了便宜,毕竟是在自家地盘。

  “可以给十三军下令撤退了,再让他们耗下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