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八章 江淮大决战之一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爱新觉罗·尼堪,努尔哈赤之孙、广略贝勒爱新觉罗·褚英的第三子,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出发前,作为三路大军的主帅之一,多尔衮反复叮嘱过,一定不要小瞧凤阳守军。他所带领的这一路军队的任务就是攻下凤阳、合州以及安庆,最终堵住大明的西部援军。多尔衮要的不是尼堪夺取南京,他要得是尼堪来保证右翼的安全。

  多尔衮认为整个江北最难啃的城池比是徐州,而是凤阳。他是想让尼堪啃这块硬骨头,让多铎配合豪格扫清北面的障碍,然后让豪格从左翼南下扬州,让尼堪转而南下虚晃一枪之后进攻合州,留下中路大军直『逼』滁州、南京。

  尼堪一路东进,小心谨慎,经过了这两年人为造就的无人区之后,几乎是兵不血刃地抵达了阜阳城下。

  “主子您看,前面就是阜阳,城高才三丈,城内守军才两千多人。”

  “不可大意,摄政王一再嘱咐说江北的明军很狡猾,再小的城我们也要认真对待。汉人不是常常讲围三阙一吗。就照此吩咐下去,埋锅造饭,今夜就先围住了再说。”

  “奴才明白了。”

  阜阳是和明军的第一战,多尔衮的嘱咐犹在耳边,不由得不让他谨慎。

  经过一夜的漫长煎熬,尼堪几乎是未眠,他连甲胄都未曾解下,就等着天亮之后的激战。

  天刚刚亮,尼堪就早早地走出了帐篷。

  “启禀王爷,前方探马来报:阜阳守军昨夜已经逃离,阜阳现已成为一座空城,城内连一个老百姓都找不到。”

  “什么?确定没有看错?”尼堪一愣,这是他听到的最意外地的消息了。说好的抵抗呢?

  尼堪没有听错。明金两军在江北的兵力对比是三比一,在这种情况下明军如果把兵力像撒豆子一样撒到整个江北各城,那这个将领连当一个班长都不合格。

  但是,明军又不可能把所有兵力聚集到一起跟金兵打大兵团决战。

  必须集中在几个重要的点上做防守,依靠城池来分散敌人的兵力部署,消弱敌人的进攻劲头,等到最后的决战。

  其实这也是明朝对待金兵一贯的战术,跟辽东的抵御金兵的手法如出一辙。

  宿州和徐州两城共有兵力十二万,主力七万人守徐州;凤阳守军八万,是整个江北最重要的一个城;合州守军五万;安庆守军两万;其他部队十万余人全部后撤到防线以内,和各地方守军保护运河和各主要交通要道。

  尼堪几乎兵不血刃地带着大军直『逼』凤阳城下,没受到一点阻难。

  “天啊!”孔有德看着眼前的凤阳城,已经认不出来了,这已经超出了一年前他对凤阳城的认知了。

  “恭顺王为何惊讶?”尼堪是第一次来凤阳。

  “敬谨亲王有所不知。奴才等人一年前败于东西两山,就是哪里。”孔有德站在凤阳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