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九章 重庆曾英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庆城就建在渝中半岛上,嘉陵江与长江将整个半岛包围,十七座城门,依山而建,绵延曲折。

  明初时期,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当时重庆的地位和重庆城的规模,并不需要设那么多城门,最终建了十七座,是为了顺应风水,讲求生克,应“九宫”、“八卦”之像而构筑的,以示“金城汤地”的含意。并且重庆的十七座城门中有“九开八闭”的说法。

  朝天门朝天门是十七座城门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正处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城门上原书“古渝雄关”四个大字。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朝天门自古以来就是重庆的门户之地,在以水路运输为主要交通方式的老重庆,许多达官贵人和到重庆上任离任的官员,都是从这个码头进出;同时,朝天门开设的方向正好对着明朝的首都——南京,这里又是历代官员接皇帝圣旨的地方,古代称皇帝为“天子”,“朝天门”故而得此名。

  至于其他各门,就不一一细说,此处略过。

  秦良玉老了之后,川中能领兵的将领就为数不多了,二十五岁的曾英在张献忠初攻蜀地的时候就挑起了大梁。或者说,曾英从崇祯十七年开始,就一直在和大西军不断的战斗,是一个临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将领。

  张献忠攻入重庆,陈士奇坚贞不屈被杀之前封曾英为参将,命与守道刘鳞长坚守涪州,扼守长江一线。六月,曾英战败,退守涪州望江关,张献忠追之,斩伤曾英的脸颊,曾英手刃数人,得以逃生。曾英同刘鳞长一起走江津、綦江、南川,张献忠遂破涪州,攻重庆,长驱成都,蜀人皆思曾英说:“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乃至后来曾英与刘鳞长自遵义赶赴救援,命部将于大海、李占春抵挡水军,张天相抵挡陆军,自己率领轻骑五百败敌于多功城,又绕道其后,大破于亭溪,斩大西军都督张广才,刘文秀兵溃。刘文秀部将攻嘉定(今四川乐山),亦被挫败。王祥移兵綦江,与曾英为犄角,威震川东。

  但是王应熊任人为亲,他任命自己的仆人王祥为副总兵,军职在曾英之上,曾英日渐不服王应熊。

  至此,张献忠战友川中平原,石柱占有川东大山,而王应熊带领的杨展、曾英等不占领着川南。夺重庆,以水师之利可以沿嘉陵江控制整个半个蜀中并且阻挡敌人于广元。

  自曾英打败刘文秀占领重庆之后,张献忠的兵力就朝成都在收缩,曾英驻江上,商民避地倚以自固者二十余万,因之成市。

  朱由检给曾英送去了一道圣旨,大意是让曾英归附石柱的新川军,曾英两难。

  “大哥,你唤我们兄弟有何事?”于大海和李占春急匆匆的来到重庆面见曾英。

  有资料说曾英收这二人为义子,但是朱由检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