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五章 平稳运转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下旬,朱由检对大明朝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官员调整。

  南京朝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就是户部和兵部,这也是两个最让朱由检比较放心的部门,因为自从朱由检南渡之后,对这两个部门的人员安『插』一直都在进行。

  一年之后,这两个部门下属的各司各衙门已经基本上都是朱由检的人了。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朱由检从京城带着一起南下的那些忠诚度最高的京城官员。

  兵和钱,永远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方才睡得着觉,这是当好一个管家首先要做的事。所以,陈子龙直接去了户部,做了方岳贡手下的左侍郎;而史可法手上根本就没有兵权,纯粹就是朱由检安『插』在兵部里面一个补漏洞的。

  黄道周升任礼部左侍郎,掌翰林院和国子监,另外负责文教事物,礼部下设的四个清吏司(仪制、祀祭、主客、精膳)等,也都换了人,原来的官员全部外调至两广,当了地方官,算是补了实缺。朱由检这样做,等于是把钱谦益架空了,实际上钱谦益当礼部尚书也没多久,培植的党羽还不算很多。

  马士英任吏部尚书,从进士科中选拔的人才充任各司各衙门,基本上算是稳定了吏部的正常运作。

  吕大器调任云贵川三省总督,姜曰广任刑部尚书;工部在南京朝地位最低,高弘图任工部尚书;朱聿键直接正式接管了宗人府。顾炎武带着几个人直接去了都察院,接受了整个都察院的工作,其中有四分之一的明法生被他带了进去。

  在这场人事调整中,最大的意外是黄宗羲接替了陈子龙的的位置,担任通政使兼皇帝办公室主任,掌管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正式进入了朱由检随身的幕僚团队。并且和左懋第一起,组成了朱由检身边最重要的文武双编。

  袁继咸升任南直隶总督;张同敞任大理卿;张国维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由此,南京六部等主要衙门经过一年的调整之后,算是配置齐全了。之所以没有对朝制作更改,一是朱由检没有这个水平,二是大明的朝局还不稳定,还有大量的朱由检『摸』不清底细的人充斥着整个朝野。

  经过了一年的努力,朱由检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大明朝局的摊子算是铺开了。

  钱谦益和刘宗周感到非常头疼,因为新的朝局也让他们捉『摸』不定。从表面上看,新升上来的人都带有东林或者是复社的背景,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没有明确的支持东林党的心思。一个特别明显的现象是,皇帝朱由检正在拼命的培养自己的人手,比如陈子龙。短短两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直接升到了户部左侍郎的位置,这是准备接手户部的节奏。

  刘宗周心里暗暗盘算了一遍,他发现现在的朝局有点像天启朝,东林在朝中并非一家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