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四章 燧发枪的威力_崇祯本科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

  “围绕着徐州一带进行的大小战役,总共达五十多次。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失去徐州,则江淮不保。

  徐州之要,毋庸置疑。江淮之地,一马平川,易于敌之骑兵,而不易于我之步兵。

  不把敌之军围剿在江淮一带,则徐州依旧会面临敌之侵犯之下。击溃敌军,敌还会再来。

  故,徐州在于一个“守”,而彻底解决徐州困局,则必须歼敌之主力于江淮。要想歼灭敌之骑兵,需一员勇将带重兵围敌于徐州之外。”

  朱由检喝了口水,看了看黄得功,继续说:“黄将军久经沙场,勇猛异常,当时歼敌的最佳人选。”

  江北虽然在手,可是统军将领却没有可靠的人。朱由检实在也找不出能指挥大规模作战的人才出来,唯一能有战略层面眼光的左懋第,也威望不够,只能当总参谋长使用。

  至于山东的李岩,那是一名定国之才,可惜山东的战略地位太重要,派谁去朱由检都不放心,唯有李岩可派。

  “可是,就算撤到凤阳,军力还是不够。”李本深比较郁闷,他兵力少,又首当其冲。

  “李将军无虑,朕已下令,在南京的勋贵们集中家将前往河南,帮助毫州军成军。”

  勋贵们是什么?原则上说,就是朝廷的后备军官。大明养勋贵,剥夺军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指望他们在危难的时候能为国出力的。

  朱由检此言一出,武将们全体沉默,文官们则纷纷点头称赞。武将们不相信这些人的本事,所以很是怀疑;文官们觉得把这些人派去,是应该的,别以为朝廷白白花钱大家心里会爽。

  “另外,南京的京营也会参加围歼。如此,兵力方够。”

  皇上在南京组建新京营,大家都知道,而且加上李成栋带去的兵,起码有好几万。只要京营能参与淮泗大战,所有人心里才有点底气。

  朱由检心里明白,假设左良玉不东进,这个布局勉强算是合理的。历史改变了,左良玉到底会不会反?湖广的局势又会如何发展,朱由检心里都没谱。

  从内心里,他还是希望李本深在毫州一带能起点作用,哪怕拖延一点时间也好。

  天『色』渐黑,第一天的会议就此结束。

  第二天,会议继续。如此一直到第三天傍晚,大伙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凝重的表情最后从小院走了出来。

  第四天一大早,内阁的文官们还都没起床,各军区的将领们全都动身出发了。

  阎应元去了江阴,朱由检准他可以在江阴一带招募青壮,补充人手;黄得功则去了嘉定,准备在苏州郊区招募青壮。

  整个江南,都将征调青壮,为淮泗大战做准备。

  清晨,空气很新鲜,一股泥土气息浓烈的扑鼻而来,朱由检亲自送李岩到徐州城外。

  红娘子抱着一件新衣,站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