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93章 远芯税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接到了球迷朋友的电话,在电话中,那位在球场认识的领导开心地大笑,问他允不允许他带着一票人上远芯来吃大户。

  捏着手机,苏远山满嘴角都是微笑。

  ……

  “好像你们科技园和上次来的时候没什么变化。”

  和苏远山走在人工湖畔,领导四下张望着道:“比起隔壁,你们这边似乎就没修过什么建筑?”

  “其实有修。”苏远山呵呵笑道:“主要还是远芯比较大,新的办公楼在一公里之外去了,那是充满科技感的环形建筑,反正一看就透着时尚和前卫。”

  “哦?修到什么程度了?”

  “才动工,估计得明年才能完工。”

  谷/span“那就只有等有机会再看一眼了。”

  两个人在前面随意的聊着天,见到路边的亭子后,二人同时走向亭子。

  这下,刚才一直跟在他们后面的一大票人也齐齐跟了上来。

  “座位不够,就只有先到先得了。”看着一票人蜂拥过来,领导打趣道。

  “没事,我让人搬。来了远芯,总不能让大家都站着嘛。”苏远山哈哈一笑,对文晓倩扬了一下下巴,后者便很快掏出了电话。

  不一会,从隔壁路边的潘多拉实验里就出来两个保安,一人抱着一大摞小板凳。

  领导这边来远芯,今天主要是带的企业方面的老板,而且还多半是互联网和IT企业的——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苏远山都认识。

  而知道领导来意后,苏远山这边也拉上了丁垒和张晓龙作陪,此前便是这二人一直在后面与Z省的一票同行在聊天。

  “大家都来讨论一下,看我们要怎么才能搭上互联网这辆快车。”当然,领导话虽然这么说,但目光主要还是看着苏远山。

  苏远山则刚刚和表现得异常低调的马老师完成了一次眼神交流。

  “其实只要肯上车,怎么都能上。”苏远山笑着接过了话:“硅谷、科技园、数码港这些产业基地的成功,有时候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就是好像必须要搞一个大型的产业基地好像才能发展某个产业似的……其实,在行业整体发展起来之后,产业基地并不是必须的了。”

  “当然,我不否认产业基地的优势。譬如因规模而带来的政策上的优势,譬如资本上的优势,譬如人才交流上的……但这更多的是在产业形成的初期所做的培优计划。”

  所有人都坐到了小板凳上,认真地听着被誉为“互联网教父”的苏远山分析着。

  “只要能够有政策,有资本,有人才,互联网哪里不是搞?远的不说,EM和newbook就是在特区搞起来的。”苏远说着碰了碰丁垒:“丁总,你们特区是个互联网城市么?”

  “嘿嘿……”丁垒笑了一笑:“反正说到特区,第一联想到的就是电子产品。”

  “嗯,就像Z省,第一时间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