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77章 地头蛇和巨龙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远山摇了摇头,接着道:“不过……Newbook的CEO,同时也是远芯互联网中心的创始人。”

  “……”D先生忍不住吸了口气。

  他就算再不懂互联网,也知道newbook目前的市值已经达到了六百亿美元,而且还没有因为大股东减持而下跌。

  “所以,如果能够扶持一家企业上市。哪里还需要考虑租金?”苏远山笑着道:“如果港府担心民意,那也可以实行第二套方案,远芯全面主导数码港,每年给港府提供租金即可。”

  “这就相当于承包了。”

  “当然,也有第三套方案,港府直接低价卖地给远芯,同时签署定向建设协议。当然,入住数码港的企业还是需要享受低税率,英才港籍计划等优待条件。甚至,这地还可以公开拍卖——其实我很希望,HK能够有本土人士能够站出来扛起数码港这面走向科技未来的大旗。”

  D先生闻言微微一怔,有些幽怨地看了苏远山一眼。

  “对了,D先生,科技领域日新月异,一切……要快。”

  苏远山看了一眼时间:“我们争取在明年完成建设,后年完成全面入驻。”

  “对了,我还可以保证,该来的国际巨头,一个不少的都会来。”

  **以下不收费**

  资料显示,不是小李上来就想着搞成地产事业,毕竟98年那会卖楼的收益远比不上炒作科技企业上市。流传的70%的住宅面积,那只是建筑面积,而非占地面积,且在规划中也都说好了的。终究其原因,还是港府当时穷,没魄力,还怕担责任。至于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商勾结”,实际上主要还是当初采用了私人协约的方式批地,而非公开招标的缘故。

  但数码港的失败主要原因却并不在此,而在于其创业、就业、生活环境和生态,以及随后的互联网泡沫,此处就不再展开了。有兴趣的可以搜索一下关键字“早夭的数码港,未卜的香港地”一文,文中的引用我都验证过,算是比较接近事实真相的一篇分析文章。

  而之所以要介入HK,在群里也讨论过,因为这是当时唯一能收割东南亚人才和资本的地方,不拿下HK,就拿不下东南亚。

  最后,没有经济和人才中心的东盟才是好东盟,才是值得信赖的好伙伴。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