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半导体的两条腿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栅结构)的思路也出现了,同时更激进的EUV方案也出现了。

  “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制程落后,如果在架构上也不能领先别人……那么,将来怎么和别人干架?”

  苏远山说着望向众人:“大家不会希望一直靠VCD,靠卖事业部企业来养着吧?”

  这句话,说得所有人都升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

  远芯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之前有两个,一个是EDA,一个是VCD。

  然后苏远山卖掉了星海20%的股份收购了Cyrix,抱回来的钱建起了远芯科技园。然后卖掉了一大半的EDA股份,抱回了二十几亿美刀现金,开建了沪市科技园和芯德国际,也建起了硅谷研发中心。

  至于单片机,YXCPU,架构授权,以及各种商业芯片……这些其实都是小钱。

  特别是单片机,为了强行推91单片机,远芯的单片机授权价很低。虽然成功打入了欧洲市场,但赚的钱只够抹平开支。

  因此,短短两年,远芯便以一己之力,成功地把单片机打成了白菜价。让国内很多电子产品,小到电视遥控板,大到收音机,收录机,成本齐齐降低了好几十。

  为此,科技日报还专门刊发了专栏文章,对远芯进行了毫不掩饰的表扬,也算是获得了政治上的收获。

  于是,现目前远芯员工的工资,几乎全靠VCD事业部——去年远芯连工厂带研发中心一万多人,超过五亿人民币的薪水,都来自VCD事业部的贡献。

  就算李明柳已经被外界誉为VCD之父,他也不得不承认,VCD……确实没什么技术含量。

  一个高科技企业,靠一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低端”电子产品来养活,实在是……

  很丢脸。

  ……

  散会后,苏远山把桌上画满自己思路的草稿纸塞进了碎纸机。

  “这几天我都留在这里,再和大家把思路整理一下,最后确定一下方向。方向确定了,咱们就低头死磕。”

  说着苏远山又望向姜涛:“姜师兄,控制器涉及到的技术很多,也很复杂,但只要摸透了,设计什么芯片都不在话下。”

  姜涛点头:“如果按照你说的方向,我琢磨着,主控芯片的处理器恐怕得用YX架构这样的专用处理器来才够用。”

  苏远山道:“嗯,那是必然的方向。大规模的数据吞吐必须要高速处理器才行。不过现在嘛,单片机就勉强够用了。”

  晚饭后,苏远山回到酒店。

  本来姜涛是打算借他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但就算是希尔顿这种涉外的国际大酒店,此时也没有开通网络,只好作罢。

  “今天没什么事吧?”苏远山见周小慧从公文包里拿出他的手机——今天下午开技术讨论会的时候,周小慧便带着他的手机离开了会议室,免得打扰到他们。

  “没太大的事,只是特区那边说,电子邮局已经完成了内部测试。”

  “噢?”苏远山来了兴趣,坐直道:“丁师兄那边怎么说?”

  “说是打算明天就到科技园那边,利用远芯的服务器架设一个内部的邮件服务器,让大伙都帮忙测一下。如果没问题,就可以推出市场了。”周小慧顿了顿道:“我让他直接联系席总那边。”

  “嗯。”苏远山点了点头,又突然想起一件好笑的事来,问道:“他有没有给电子邮局系统取名?”

  “据说叫163。”周小慧眨眼道:“老丁说他打听了好久才打听到,电信总局正在架设的民用拨号网络账号便是163,他打算蹭他娘的一下。”

  周小慧一摊手:“他原话。”

  “哈哈哈哈!”

  苏远山一边大笑,一边拿起正在嗡嗡作响的手机。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