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_大明:朱元璋求我教他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成两种。”

  “郭桓就是其中一种,属于大贪,贪污巨款!”

  “这种人虽然占比不大,人数不多,但每一个贪污的都是巨款。”

  “另外一种就是小贪,个人贪污的数量不大,但基数众多,加在一起,也变成了一笔巨款。”

  “本次郭桓贪污案中,被贪污的粮草,绝大部分就是被这种小贪的人中饱私囊了。”

  方世玉一边说着,一边在墙上画了两个圈。

  “那这群小贪,到底是如何贪污的?”

  朱元璋皱眉追问起来。

  两千多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郭桓虽然一个人就贪了八百余万,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珠宝玉石一类的。

  剩下的大多数粮草,都被那些小贪给贪了。

  自己管的如此之严,这些人是怎么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

  其余人也都是一脸的好奇。

  “这个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手段就两个。”

  “其一,折色火耗!”

  “其二,淋尖踢斛!”

  方世玉一边说,一边把这八个字写了下来。

  实际上这两个手段,也不是明朝独有的,历朝历代都很常见,是官员鱼肉百姓最主要的手段了。

  因为实在是太好用了,所以就一直遗留至今,明朝的官员也在用。

  张居正变革之前,并没有所谓的一条鞭征税法,国家收税,都是根据当地情况来收取的。

  你的特产是什么,国家就收什么。

  哪怕你的特产是养鸡,那国家就收你生鸡、死鸡甚至鸡蛋都可以。

  当然了,若是条件允许,官府也会以物品以及银子配合收缴。

  这就让那些小贪的官员,有了可趁之机。

  毕竟每个低仿的冶炼技术水平都不一样。

  民间也好,官方也罢,白银也好,铜钱也罢,里面的成分那都是极其不统一的。

  有些成分更高,有些则更低,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官方就会把收缴上来的银子或者铜钱,重新熔铸一边。

  在这个过程之中,损耗就出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折色火耗。

  原本倒也算是正常现象。

  但漏洞在于,这个损耗到底是多少,完全就由那些官员说了算了。

  十两银子,熔铸之后损耗三两,那三两装进自己口袋,算是司空见惯了。

  有些胆子大的,给你损耗个四五成,都是常有的事情。

  甚至还有些不怕死的,直接给你损耗个七八成,也时有发生。

  至于淋尖踢斛,就比这折色火耗更加有趣了,也更加常见了。

  并非只有明朝,每个朝代都一样,到了收成的季节,负责去地方收取粮食的官吏,都会用一种叫做斛的工具来当作计量工具。

  一斛就是十斗,只是这斛是没有盖子的。

  交税的老百姓,只要把这斛装满,你的税就算是交了。

  于是,就会出现老百姓把粮食倒进斛里,倒满之后就会停手。

  这原本也是正常流程,毕竟已经满

  请收藏:https://m.bu226.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